2012年10月30日火曜日

從初代教會的聖經認識三一神(詩篇第二篇)


基督徒對於舊約當如何解釋,有個很重要的參考依據,就是從新約使徒們來的解釋。因為從其中,我們可以知道主耶穌基督曾經怎樣為他們解釋舊約聖經的意義(路24:44);這應該是最正確且最俱權威的解經。但為了讓我們更正確地了解舊約,我們必須與第一世紀的聖徒們一樣,使用希臘文版的舊約聖經(七十士譯本)。在此,筆者相信所有門徒解釋聖經的方式和內容,都是主直接的教導或間接由別的學過的門徒轉述主的教導,或者是主的靈直接的啓示他們。

本文要藉著探討詩篇第二篇在新約中被引用方式,來推斷主對門徒們的解釋。首先,請閱讀以下詩篇第篇的內容。筆者根據 七十士譯本原文, 以新譯本為藍本有如下的改譯:

1列國為甚麼騷動?萬民為甚麼空謀妄想?
2世上的君王起來,首領聚在一起,敵對主和祂的基督,說:
3「我們來掙斷他們給我們的束縛,擺脫他們的繩索!”
4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
主必譏笑他們。
5那時,
他必在烈怒中對他們講話,在震怒中使他們驚慌,說:
6我已經在錫安我的聖山上,立了我的君王。」
7(基督說:)「我要宣告主的諭旨:主對我說:

『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
8 你求我,我就把列國賜給你作產業,把全地都歸屬於你。
9 你必用鐵杖擊打他們,好像打碎陶器一樣粉碎他們。』」

10現在,君王們啊!你們要謹慎。地上的審判官們啊!你們應當聽勸告。
11你們要以敬畏的態度事奉主,又應當存戰兢的心而歡呼。
12接受規正!否則他一發怒,你們就在路上滅亡,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
凡是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那麼讓我們從新約聖經引用詩篇第二篇時的文意,以了解主耶穌基督當時對門徒們的解釋。
在新約的使徒行傳 4:2526引用了詩篇2:1-2,其經文如下:

24他們聽了,就同心向 神高聲說:“主啊,你是那創造天地、海洋和其中萬物的主宰。25你曾以聖靈藉著你僕人我們祖先大衛的口說:「列國為甚麼騷動?萬民為甚麼空謀妄想?26地上的君王都起來,首領聚在一起,敵對主和他的受膏者。」(新譯本)

其實如果根據這段新約經文的原文直譯,其中文翻譯和新譯本在了解經意時,是有點差異的。那麼請做個簡單的比較,即使你不懂希臘文也無所謂。從兩段經文來看:

ΠΡΑΞΕΙΣ ΤΩΝ ΑΠΟΣΤΟΛΩΝ(使徒行傳) 4 24-26
24οἱ δὲ ἀκούσαντες ὁμοθυμαδὸν ἦραν φωνὴν πρὸς τὸν θεὸν καὶ εἶπαν· δέσποτα, σὺ ὁ ποιήσας τὸν οὐρανὸν καὶ τὴν γῆν καὶ τὴν θάλασσαν καὶ πάντα τὰ ἐν αὐτοῖς, 25ὁ τοῦ πατρὸς ἡμῶν διὰ πνεύματος ἁγίου στόματος Δαυὶδ παιδός σου εἰπών· ἱνατί ἐφρύαξαν ἔθνη καὶ λαοὶ ἐμελέτησαν κενά; 26 παρέστησαν οἱ βασιλεῖς τῆς γῆς καὶ οἱ ἄρχοντες συνήχθησαν ἐπὶ τὸ αὐτὸ κατὰ τοῦ κυρίου καὶ κατὰ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αὐτοῦ.

以上述使徒行傳425下-26所引用的舊約聖經,與舊約七十士譯本的詩篇2:1-2(原文如下)相比較,他們是完全一樣的:

ἵνα τί ἐφρύαξαν ἔθνη καὶ λαοὶ ἐμελέτησαν κενά παρέστησαν οἱ βασιλεῖς τῆς γῆς καὶ οἱ ἄρχοντες συνήχθησαν ἐπὶ τὸ αὐτὸ κατὰ τοῦ κυρίου καὶ κατὰ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αὐτοῦ διάψαλμα


顯然,使徒行傳425下-26節直接引用了七十士譯本的詩篇2:1-2,因為上述的比較,顯示其內容與作者路加所引用的經文完全一樣。所以中文就應該翻譯如下:

使徒行傳425下-26
列國為甚麼騷動?萬民為甚麼空謀妄想?地上的君王們都起來,首領們聚在一起,敵對主和祂的基督。’(筆者從新譯本修改)

更重要的是使徒行傳4:27-28如此說:

27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外族人和以色列民,真的在這城裡聚集,反對你所膏立的聖僕耶穌,28行了你手和你旨意所預定要成就的一切。(新譯本)

這解釋了詩篇2:1-2如何在耶穌基督身上被完成了。在此「你所膏立的聖僕耶穌」就是詩篇2:2的「主和祂的基督」。因為約翰福音16:32裡,主耶穌基督如此說:看哪,時候要到,而且已經到了,你們要分散,各人到自己的地方去,只留下我獨自一個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個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這表示主與耶穌基督同在;這樣,詩篇2:1-2才是完全被應驗和成全,沒有一點一劃是被廢去的。


接著在詩篇2:6裡,主說:「我已經在錫安我的聖山上,立了我的君王。」現代聖經學者認為是指這大衛家世襲的君王。但根據第七節,這君王是主所生的,而且要讓他得列國作產業。大衛家從誰開始是主所生的呢?大衛嗎?誰這樣教過呢?這樣的教導顯然是後來的法利賽人的教法,是連主耶穌基督都反對的說法。在馬太福音22:41-46記載,有一次:

41法利賽人聚在一起的時候,耶穌問他們:42你們對基督的看法怎樣?他是誰的子孫呢?”他們回答:“大衛的子孫。”43耶穌就說:“那麼大衛被聖靈感動,怎麼會稱他為主呢?他說:44主對我的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把你的仇敵放在你的腳下。」45大衛既然稱他為主,他怎麼又是大衛的子孫呢?”46沒有人能夠回答他。從那天起,也沒有人敢再問他。

由此可見,大衛家歷代王位相傳的子孫,不是坐在主旁的那將要得勝仇敵的君王。那麼在詩篇2:6所指的「 我已經在錫安我的聖山上,立了我的君王 」,就必定是2:2的「主和祂的基督」了。相反的,猶大家所羅門王以後的那些拜偶像的君王們,應該就包括在第一節所指的「世上的君王」裡。他們想要掙脫主的束縛和捆綁;也像第一世紀主耶穌當時的大祭司,也算是「世上的君王」,因為猶太人的自治體制社會中,他居最高位,相當於「君王」(使徒行傳4:27)。

其次,詩篇279節在使徒行傳、希伯來書和啓示錄都曾經被引用過,經文如下:

7(基督說:)「我要宣告主的諭旨:主對我說:

『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
8 你求我,我就把列國賜給你作產業,把全地都歸屬於你。
9 你必用鐵杖擊打他們,好像打碎陶器一樣粉碎他們。』」

使徒行傳 13:33引用了詩篇2:7,經文如下:

藉著耶穌的復活,向我們這些作子孫的應驗了。就如詩篇第二篇所記的:「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新譯本)

在此說明耶穌基督復活,就是詩篇2:7宣告的「 我今日生了你」的完成。因此,從舊約的歷史而言,「今日」應該是指在錫安聖山開始有聖所的時候;然而從實際的應驗,「今日」則是指主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時候。同時,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聖徒們,說:「神曾對哪一個天使說過:“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呢?或者說:“我要作他的父親,他要作我的兒子”呢? (新譯本 希伯來書 1:5 )又在希伯來書 5:5,說:「照樣,基督也沒有自己爭取作大祭司的尊榮,而是曾經對他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的 神榮耀了他。」 (新譯本) 這些話題都和聖所有關;可見使徒們都明白,在舊約時代 神就已經藉著聖所,就是藉著「錫安聖山的君王」與祂的百姓同在。因為主早已宣告「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就已經是以「聖父」,「聖子」的這樣的關係,「聖子」成為錫安聖山上的君王(主的基督)。只是當時的「聖子」還沒有降卑為人,帶著「與神同等」的榮耀。因此,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8:6,如此說:

然而我們只有一位 神,就是父;萬物都是從他而來,我們也為了他而活。我們也只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著他而有的,我們也是藉著他而有的。

從使徒保羅的認識,看出他教導教會要明白,不論什麼時代,神只有一位,主也是一位,就是主耶穌基督。使徒保羅用的「主」這個字,是取自當時的七十士譯本聖經中的「/kurios/」,就是中文譯本的「耶和華」。就是從聖經的開頭「創世記」起,凡是與人對話的都是主(中文版譯:耶和華)。凡是聽禱告的都是在天上的 神(就是父),當然在舊約聖經裡也記載祂被人稱為「主」;這是人否認在舊約聖經裡的神,是「三位一體」原因,其實這正是「一體」的證據。

使徒約翰得主啓示而撰寫的啓示錄,還記載了主也幾次引用了詩篇第二篇89節,說:「8你求我,我就把列國賜給你作產業,把全地都歸屬於你。9你必用鐵杖擊打他們,好像打碎陶器一樣粉碎他們。』」首先,祂鼓勵教會要不斷堅持,不離開主去拜偶像。得勝的要從基督得「與主同作王」的賞賜。在啓示錄2:2627記載:「26得勝的,又遵守我的旨意到底的,我必把統治列國的權柄賜給他,27他必用鐵杖治理他們,好像打碎陶器一樣粉碎他們。」

在啓示錄裡還有兩處,也引用了詩篇2:8-9,都是講到主已經得權柄,記載在啓示錄125節:「她生了一個男孩子,就是將來要用鐵杖治理列國的。她的孩子被提取到 神和他寶座那裡去。」意思是現在基督已經在神寶座那裡,而將來最後祂第二次再來的時候,就要在列國中完全應驗。還有啓示錄1915節:「有一把利劍從他口中吐出來,他要用這劍擊打列國,他必用鐵杖治理他們;並且還要踹全能 神烈怒的壓酒池。」也是描述將來基督再來時,與世上君王征戰的境況,完全應驗了詩篇第二篇。

初代教會的使徒們對於詩篇第二篇,都有非常清楚一致的認識。主的兒子就是基督,就是主所立的君王,也是「主的基督」,藉著錫安的聖所執掌王權。但在舊約聖經裡,「主的基督」並不稱呼「主(中譯:耶和華)」為「父」。然而在舊約聖經裡只有記載人應該稱呼主為「父」(申32:6;賽64:8),因為那時基督還沒有降卑為人,有同樣的尊榮;只有人才尊稱主為「父」,就如上述舊約中的兩處經文如此說:

1)申命記 32:6
愚昧無知的人民哪,你們這樣報答主嗎?他不是你的父,不是把你買回來的嗎?他造了你,建立了你。 (新譯本改譯)

2)以賽亞書 64:8
8主啊!現在你還是我們的父;我們不過是泥土,你才是陶匠;我們眾人都是你手所作的。 (新譯本改譯)

就是人尊稱那「聽見以色列民在埃及唉聲」的主,和創造天地萬物的主為「父」。同樣地,也只有到了「主的基督」(聖子)降卑為人在世上時,他才開始稱「天上的主」為「(天)父」。除基督降卑為人在世上的日子之外,「主」和「主的基督」是同等、同尊、同榮,且完全合一(完全一致)。所以,主基督降卑為人在世上的時候,也說:「父是比我大的(約14:28)」,就像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二章裡,說:

6 他本來有 神的形象,卻不堅持自己與 神平等的地位,7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新譯本)

因此,降卑的主基督在世上取了人的樣式時,向天父禱告。祂在世上作神百姓的保惠師,也為他們代求。這樣看來,從天上被差到世上來的,就向天父禱告,就如另一位保惠師(約14:16),就是聖靈,如今也替聖徒們向那鑒察人心的主禱告(羅馬書826-27)。

簡言之,從舊約聖經啓示得知 神就是「三位一體」,就是天上的主(聖父)、主的基督(聖子)、主的靈(或「主的手」,就是聖靈)執行祂在世上所要成就的旨意,但三者之間卻完全同等,完全一致,完全相通;在榮耀裡三者完全不必預先協調。所以,主對門徒腓力說:「腓力,我跟你們在一起這麼久了,你還不認識我嗎?那看見了我的就是看見了父?」(約14:9這也表示,不論什麼時代,凡是 神(就是父)向人顯現,都是藉著使人看見「聖子」,就是「基督」,也是「主」。

基督徒在世上就像「大衛家」的王一樣,有「主的靈」同住,應該都是與主同作王的。然而許多自稱是「基督徒」的,竟敢常常犯罪,而不願意悔改,就像「世上的君王」一樣。為什麼需要主的警告,要他們順從「祂的基督」呢?因為不夠認識主在錫安所立的君王,也不夠認識祂要為不順服祂的人,所帶來的結局是何等的可怕。也因為祂將來再來就要向不順服祂的報仇,就像詩篇第二篇1012節的最後警告:

10現在,君王們啊!你們要謹慎。地上的審判官們啊!你們應當聽勸告。
11你們要以敬畏的態度事奉主,又應當存戰兢的心而歡呼。
12接受規正!否則他一發怒,你們就在路上滅亡,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
凡是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所以,「君王們」和「地上的審判官們」都包括了全地的基督徒,要「接受規正!」因為主必要來,審判全地。如今就投靠祂,順服祂的都是有福的。這也表明將來要回來的是榮耀的基督,不再是道成肉身降卑的人子,因為天父已經將審判的權柄完全交給祂了(約5:22)。

2012年10月20日土曜日

[简体版]教会认识真理的历史与传统


初代教会使徒们和众「外邦教会」之间,是以希腊文来沟通,教会中只用希伯来文的人应该是极少的。犹太人经过希腊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统治,希腊文是他们一般常用的语言。甚至于大部份住「应许之地」以外的犹太人,他们必定是习惯讲当地的希腊文,以便在每天的社会生活里,能与他们事业的对象有良好的沟通。使徒保罗是织帐篷的,他在哥林多的顾客是讲希腊文的。所以,在所有他设立的教会中一定是用希腊文讲道,用希腊文写信,阅读圣经和教导教义时的引用经文,当然都是使用希腊文版的「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 LXX)。因此,初代众「外邦教会」的所有在信仰上的词汇,都是源出于七十士译本的希腊文版圣经。当时没有所谓「新约圣经」,「外邦教会」中常读使徒们的来信,在真理上的沟通必定是根据希腊文翻译的「旧约圣经」。

使徒保罗的同工马可和路加,和十二使徒中的马太,他们写福音书,其中提到主耶稣所引用的圣经,也都是用希腊文的「旧约圣经」;当然其他新约圣经里的作者,以及后来天主教翻译的「普及版圣经(拉丁文版)」,其旧约也都是取自希腊文版的「旧约圣经」。

例如马可福音12:35-37,就能看出他们如何引用希腊文版的旧约圣经(亦参见平行经文:马太福音22:41-46;路加福音20:41-44):

35耶稣在殿里教训人,说:“经学家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36大卫自己被圣灵感动却说:「主对我的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的仇敌放在你的脚下。」 37大卫自己既然称他为主,他又怎么会是大卫的子孙呢?”群众都喜欢听他。

在这段诗篇110篇的引用中, 「主对我的主说」这话似乎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怎么会说这样的话呢?会不会是翻译错了呢?绝对没译错,因为三处的平行经文都这么写的。由于当时撰写福音书的圣徒们非常熟悉希腊文,所以必定是引用旧约七十士译本(LXX)。经过查考七十士译本,发现其中希伯来文的「受膏者」是翻译成「基督 (χριστοῦ) 」这个希腊字。这正说明所有初代教会的用词,都是和旧约七十士译本一致的;中文译本中「耶和华」这名字在其中全翻译成「主( ὁ κύριος和其变化型)」。因此,使徒保罗在歌林多前书 123节里,宣告「耶稣是主」就是说耶稣是旧约圣经里的「主」:

所以我要你们知道,被 神的灵感动而说话的人,没有一个会说“耶稣是可咒诅的”;除非是被圣灵感动,也没有人能说“耶稣是主”。 (新译本CNV)
διὸ γνωρίζω ὑμῖν ὅτι οὐδεὶς ἐν πνεύματι θεοῦ λαλῶν λέγει· ἀνάθεμα Ἰησοῦς, καὶ οὐδεὶς δύναται εἰπεῖν· κύριος Ἰησοῦς, εἰ μὴ ἐν πνεύματι ἁγίῳ.

其中 「耶稣是主」(κύριος Ἰησοῦς)的「主」( κύριος )就是代表中文旧约翻译的「耶和华」;在希腊文版里,没有「主」和「主耶和华」的分别,都翻译成「主」。这应该就是教会了解真理的历史传统。因此,使徒们写信给教会时,记载主耶稣引用诗篇110:1(LXX),应该就是采用了以下的经文:

ττῷ δαυιδ ψαλμός εἶπεν ὁ κύριος τῷ κυρίῳ μου κάθου ἐκ δεξιῶν μου ἕως ἂν θῶ τοὺς ἐχθρούς σου ὑποπόδιον τῶν ποδῶν σου

七十士译本直译
主对我的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的仇敌作你的脚凳。」
(新译本:耶和华对我的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的仇敌作你的脚凳。」)

显然,诗篇110篇里的「我的主」这一词,在福音书里记载主耶稣引用时,取自七十士译本,而且最宝贵的是,从经文中可以看出主耶稣将「我的主」定义为「基督」。因为主耶稣先问了一个问题,说:「经学家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然后祂引用了诗篇110篇反问众人,说:「大卫自己既然称他为主,他又怎么会是大卫的子孙呢?」

另外,诗篇2:2 (七十士译本LXX)原文如下:
παρέστησαν οἱ βασιλεῖς τῆς γῆς καὶ οἱ ἄρχοντες συνήχθησαν ἐπὶ τὸ αὐτὸ κατὰ τοῦ κυρίου καὶ κατὰ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αὐτοῦ διάψαλμα
七十士译本中译
世上的君王起来,首领聚在一起,敌对主和祂的基督,说...
新译本
世上的君王起来,首领聚在一起,敌对耶和华和他所膏立的,说...
中文新译本从希伯来文圣经来的经文翻译「他所膏立的」,在七十士译本(LXX)中翻译成「τοῦ χριστοῦ αὐτοῦ 」,因此中文应该翻译成「祂的基督」。由此可见,「基督」这词汇的使用是从七十士译本「旧约圣经」里来的由此译本去追溯初代教会对真理的认识,应该会更加认识主。

教會認識真理的歷史與傳統


初代教會使徒們和眾「外邦教會」之間,是以希臘文來溝通,教會中只用希伯來文的人應該是極少的。猶太人經過希臘帝國和羅馬帝國的統治,希臘文是他們一般常用的語言。甚至於大部份住「應許之地」以外的猶太人,他們必定是習慣講當地的希臘文,以便在每天的社會生活裏,能與他們事業的對象有良好的溝通。使徒保羅是織帳篷的,他在哥林多的顧客是講希臘文的。所以,在所有他設立的教會中一定是用希臘文講道,用希臘文寫信,閱讀聖經和教導教義時的引用經文,當然都是使用希臘文版的「舊約聖經」(七十士譯本 LXX)。因此,初代眾「外邦教會」的所有在信仰上的詞彙,都是源出於七十士譯本的希臘文版聖經。當時沒有所謂「新約聖經」,「外邦教會」中常讀使徒們的來信,在真理上的溝通必定是根據希臘文翻譯的「舊約聖經」。

使徒保羅的同工馬可和路加,和十二使徒中的馬太,他們寫福音書,其中提到主耶穌所引用的聖經,也都是用希臘文的「舊約聖經」;當然其他新約聖經裡的作者,以及後來天主教翻譯的「普及版聖經(拉丁文版)」,其舊約也都是取自希臘文版的「舊約聖經」。

例如马可福音12:35-37,就能看出他們如何引用希臘文版的舊約聖經(亦參見平行經文:马太福音22:41-46;路加福音20:41-44):

35耶穌在殿裡教訓人,說:“經學家怎麼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呢?36大衛自己被聖靈感動卻說:「主對我的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把你的仇敵放在你的腳下。」
37大衛自己既然稱他為主,他又怎麼會是大衛的子孫呢?”群眾都喜歡聽他。

在這段詩篇110篇的引用中, 「主對我的主說」這話似乎不知道是甚麼意思。怎麼會說這樣的話呢?會不會是翻譯錯了呢?絕對沒譯錯,因為三處的平行經文都這麼寫的。由於當時撰寫福音書的聖徒們非常熟悉希臘文,所以必定是引用舊約七十士譯本(LXX)。經過查考七十士譯本,發現其中希伯來文的「受膏者」是翻譯成「基督 (χριστοῦ) 」這個希臘字。這正說明所有初代教會的用詞,都是和舊約七十士譯本一致的;中文譯本中「耶和華」這名字在其中全翻譯成「主( ὁ κύριος和其變化型)」。因此,使徒保羅在歌林多前書 123節裏,宣告「耶穌是主」就是說耶穌是舊約聖經裏的「主」:

所以我要你們知道,被 神的靈感動而說話的人,沒有一個會說“耶穌是可咒詛的”;除非是被聖靈感動,也沒有人能說“耶穌是主”。 (新譯本CNV)
διὸ γνωρίζω ὑμῖν ὅτι οὐδεὶς ἐν πνεύματι θεοῦ λαλῶν λέγει· ἀνάθεμα Ἰησοῦς, καὶ οὐδεὶς δύναται εἰπεῖν· κύριος Ἰησοῦς, εἰ μὴ ἐν πνεύματι ἁγίῳ.

其中 「耶穌是主」(κύριος Ἰησοῦς)的「主」(κύριος )就是代表中文舊約翻譯的「耶和華」;在希臘文版裏,沒有「主」和「主耶和華」的分別,都翻譯成「主」。這應該就是教會了解真理的歷史傳統。因此,使徒們寫信給教會時,記載主耶穌引用詩篇110:1(LXX),應該就是採用了以下的經文:
τῷ δαυιδ ψαλμός εἶπεν ὁ κύριος τῷ κυρίῳ μου κάθου ἐκ δεξιῶν μου ἕως ἂν θῶ τοὺς ἐχθρούς σου ὑποπόδιον τῶν ποδῶν σου

七十士譯本直譯
主對我的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作你的腳凳。」
新譯本:耶和華對我的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等我使你的仇敵作你的腳凳。」)

顯然,詩篇110篇裡的「我的主」這一詞,在福音書裡記載主耶穌引用時,取自七十士譯本,而且最寶貴的是,從經文中可以看出主耶穌將「我的主」定義為「基督」。因為主耶穌先問了一個問題,說:「經學家怎麼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呢?」然後祂引用了詩篇110篇反問眾人,說:「大衛自己既然稱他為,他又怎麼會是大衛的子孫呢?」

另外,詩篇2:2 (七十士譯本LXX)原文如下:
παρέστησαν οἱ βασιλεῖς τῆς γῆς καὶ οἱ ἄρχοντες συνήχθησαν ἐπὶ τὸ αὐτὸ κατὰ τοῦ κυρίου καὶ κατὰ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αὐτοῦ διάψαλμα
七十士譯本中譯
世上的君王起來,首領聚在一起,敵對主和祂的基督,說...
新譯本
世上的君王起來,首領聚在一起,敵對耶和華和他所膏立的,說...

中文新譯本從希伯來文聖經來的經文翻譯「他所膏立的」,在七十士譯本(LXX)中翻譯成「τοῦ χριστοῦ αὐτοῦ 」,因此中文應該翻譯成「祂的基督」。由此可見,「基督」這詞彙的使用是從七十士譯本「舊約聖經」裏來的;由此譯本去追溯初代教會對真理的認識,應該會更加認識主。

2012年10月13日土曜日

释经难题:(士师记 )利未人的遭遇与便雅悯族的邪恶


释经难题:(士师记 )利未人的遭遇与便雅悯族的邪恶
士师记到底在说什么?特别是最后两章到底在说什么。为什么那么恶心的故事,要突然出现在这卷书的最后,最高潮的位置呢?到底主用士师记要给我们什么启示?其实应该先问「到底主要对当时的读者说什么呢?」

基督徒读旧约往往「凭感动」或者直觉,好像每卷书都是直接启示这个时代的基督徒的。所以往往读过了却没有更认识主。主耶稣基督说这经是为他作见证的(约539),见证主在旧约时代他的百姓当中的一切作为。希伯来书讲到有关律法里所规定的一切敬拜的规矩,和圣殿的所有的装置和器皿,都是天上实体和更美的事的影儿(来8595924101);但并没有说整本旧约圣经对基督徒都是影儿。所以基督徒应该可以从旧约圣经认识主,就是新约的主基督耶稣。

那么旧约圣经的各卷书,就都应该在当时有一定的意义。当我们这些和诸约无关的人(弗2:12),读到我们的主与祂旧约的百姓之间的事,就更当小心地查考,找出最合于当时的意义。然后,我们才有可能明白神的心意。

首先我们应当先仔细看看士师记的经文内容描写的时代。约书亚带进迦南地的那一代人,就是经历过在旷野中主的带领的人都死了以后,在应许之地里出生成长的人,都不曾经验过主亲自带领的争战。他们渐渐显出不认识神的光景,所以神留下许多外邦人的各族,成为以色列人的仇敌,以便训练新一代以色列人学习如何跟随主,顺服主而争战得胜(士11-36)。

在这段期间,以色列人不顺服主,学习外邦人拜偶像,主就任凭他们在外邦人的欺压之下,直到他们向主哀求悔改,然后主给他们士师,主与士师同在拯救以色列人。士师过去了,以色列就再次堕落,如此反覆十多次;其中士师也有不顺服主的时候(士37-1631)。然后,描述到一段没有士师的时代,经文内容重复了四次「在那些日子,以色列中间没有王,各人行自己看为对的事」(士1761811912125);这也是士师记的最后一句话。可见得主应该是要借着士师记,告诉某一个时代的以色列人「没有王」是不好的,而且王要像士师一样有神的同在,听神的话,国中才能有平安。

显然士师记的读者,一定不是在士师记经文内容所描述的时代,而是在有过王以后,而目前以色列人是在一个没有王的状态之下。因此,经文里可以强调没有王的状态的危机。从撒母耳记上的最后(31章),扫罗死了之后,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作以色列人的王,而神所膏立的大卫只是犹大家的王。在撒母耳记下 5:5 记载大卫作王的履历说:

他在希伯崙作犹大的王七年零六个月;在耶路撒冷作全以色列和犹大的王三十三年。

然而撒母耳记下2:10记载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作王却只有两年,说:

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的时候,已经四十岁;他作王共两年。犹大家却追随大卫。

那么,大卫在希伯伦只作犹大家的王有七年半的同时,以色列人却只有两年有伊施波设作王,其他的五年半期间,以色列没有王。所以,笔者认为士师记的第一读者应该是在这段时间里的以色列人。因此,士师记强调「在那些日子,以色列中间没有王,各人行自己看为对的事」。并且强调没有王,就是没有士师的时候 ,以色列人就作得罪主的恶事,不蒙神的同在与保守,受外邦人欺压,国中没有平安。即使是有王,但像便亚悯家出身的王,都是自己作王,而不是与主同作王,听从主的话。特别还用便亚悯支派曾经做了像所多玛一样得罪神的事,以至于全以色列人起来攻击他们。所以,不要跟随便亚悯家的王,而要跟随犹大家的王;这应该是士师记最后要用那样结尾的原因。

所以,在这样的写作目的之下,基督徒就不只是看士师记好像是阐述个人信仰经历一样,是时好时坏、大好大坏、上上下下而已。更能让基督徒明白,不跟随基督耶稣,结局就像「以色列中间没有王」的时候一样,不蒙神保守。但跟随耶稣基督的,靠主胜过仇敌撒但,有真实的平安,与主同作王;就像当时跟随士师(就是暗示以色列人要跟随大卫),就能合神心意胜过仇敌,且国中就有平安。基督徒也不能像「以色列中间没有王」的时候一样,「各人行自己看为对的事」;应该跟随主耶稣基督过争战得胜的基督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