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經裏描述墮落的人心所組成的人間,用「世界」這一詞來表達,也用「巴比倫城」或「大巴比倫城」來表示。(賽13:1-22;啟17-18章)在這個世界裡,人是一切的中心:有「信仰」、有「宗教」、有「文學」、有「科學」、有「習俗」、有「娛樂」等,就像在在該隱的家譜裡所顯示的一樣;一切以人為中心。(創4:17:22)另一面,從墮落的人(亞當)的後代裏,神呼召出一批人來作祂的百姓,在舊約希臘文版的聖經裡用了一個字「被召出的人(ἐκκλησία)」(中文聖經翻譯成「教會」)來描寫這些人的光景。這些百姓是被召脫離「世界」的罪惡,就是是從世界裡被召出來的一群人,就像是塞特的後代一樣。(創4:25-5:32)這些人雖然還活在世界,但他們的心靈進入一個光明的「國度」,稱為「天國」或稱「新耶路撒冷城」;就是使徒保羅說的「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 (弗 5:27 )」。因此,「被召出來的人」不論在那個有形的教會團體,都像是還在田裏成長中的麥子,與稗子雜生在一起。即使是「召會」也只是個世界的有形教會團體,裏面有屬「巴比倫城」的人,也有屬「新耶路撒冷城」的;重點是,我們作僕人的已經被吩咐不要想去把「稗子」耨出來。就是主耶穌藉著「麥子和稗子」的比喻所說的,主人讓兩者在田裡並存,而不讓僕人去把「稗子」耨出來,直等到最後的審判來臨,自然就能藉著其果實分別出誰是屬主的。(太13:24-30)
所以,地上的教會團體內,只有一部分人是「麥子」,而且和「稗子」相似,都是不完全的。顯然都需要經過一個完善的過程;需要「建造」,主耶穌說:「我還告訴你,你是 彼得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 不能勝過他。 (太16:18)」使徒保羅也說:「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 各 房靠他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 你們也靠他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弗 2:20-22)這兩段經文都用「建造」這動詞(謂語),而且都是帶著「一直持續下去」的語法;也就是直到主再來,才能完成這個建造。
總之,教會是主從世上召出來的一群人,這是指他們的心靈重生,受了「靈浸」,而不是指他們是屬於那個教會團體。教會團體會一直是個靈性不健全的團體;如此,可以讓沒有被揀選的人,確信教會還不如社會,而輕看信耶穌作救主的救恩。同時,教會團體中真正重生的人們,相信聖經的真理和主的預言,相信主必要拯救到底;因此,忍耐到底而得救,永永遠遠與主同住。
你相信你所知道的教會團體裡的光景,主都知道而且是祂的計劃;因為,就是惡人也為禍患的日子所造。 (箴 16:4 )。在教會中要多認識神;不只是知識上的累積,而是心靈的更新而變化。積極地,從自我中心的人生觀裏逃出來;就像主呼召人逃出「大巴比倫城」一樣;說,「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 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啟 18:4) 所以,不要一直停留在「基督道理的開端」,而要竭力進入完全。(來6:1)快快離開自私的「自我中心」的信仰觀,只為自己方便才參與教會團體的活動,這是「巴比倫城」的原則,在「新耶路撒冷城」沒有這樣的態度。如果不快逃出那城,就要與她一同受罰,像所多瑪和俄摩拉一樣。這樣看來,這兩座城都或多或少在被神預訂揀選的聖民心中,要經常求主拯救我們脫離那惡者的試探誘惑,進入那座不震動城,就是「新耶路撒冷」。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