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许多福音的信息如果用圣经的标准来相比,多数简直都是“牢笼无知妇女”的感人见证,而不能激起罪人“觉得扎心”的危机意识。查考圣经使徒行传第二章使徒的证道,是多么使罪人产生盼望得救极端迫切的心情。这个证道的内容里,提醒听众两个月前他们介入“钉耶稣十字架”的暴行。但如今以色列全家应当确实知道,他们当时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 神已经立他为主(耶和华)为基督了,已经回到祂创世以前与天父同享的荣耀里。所以,他们听了以后,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因为这些人的确是介入“杀害主耶稣”的过犯中,而耶稣已经复活了,主必要判定他们进入灭亡的结局。
他们的心里真的领悟到他们牵涉“流无辜人的血”的罪,就是像犹大一样要灭亡。所以,那个“觉得扎心”不只是一时的难过;而是心里焦急且确实知道自己没有盼望了。所以着急地问使徒们,说:“弟兄们,我们应当怎么办啊?”
主耶稣复活之后曾对使徒们说:“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得赦免;你们不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不得赦免。”(约翰福音20:23)
此刻是使徒们该赦免人的时候,可是谁当蒙赦免呢?知道自己“流了无辜人的血”就当蒙赦免吗?不是的!觉得扎心就应该蒙赦免吗?不是的。所以使徒彼得说:“你们应当悔改,并且每一个人都要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使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圣灵,那白白的恩典。这应许原是给你们和你们的儿女,以及所有在远方的人,就是给凡是我们主 神召来归他的人。”(使徒行传2:38-39)《注意:得救的人是 神召来归自己的!不是传道人用谄媚的话牢笼来的人。》
许多人喜欢“到死之前再认罪悔改”,这是最愚蠢的“如意算盘”,他们以为如此可以“得了世界也进了天国”。然而这样的人到时候只是怕死而不能真心体认自己的罪恶,即使口里说“悔改”也是虚空的谎言而已。因为这样的人是自欺欺人,逃不过鉴察人心的 神。只有神所呼召的人,心里必不会有那样的计谋,亦即真心体会自己的罪恶而悔改的才会得救。譬如被钉十字架两个强盗,一个得救,一个灭亡,因为一个悔改,一个不悔改。悔改的人的特点是愿意顺服耶稣基督,并且与祂的国度有分( koinónia),因为他对另一个强盗说:“你是同样受刑的,还不惧怕 神吗?我们是罪有应得的。我们所受的与所作的相称,然而这个人并没有作过什么不对的事。”又对主耶稣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参见 路加福音23:40-42)这才是真正愿意让自己蒙拯救的人。那么当彼得再用许多别的话,郑重作证,并且劝勉他们,说:“你们应当让自己蒙拯救脱离这弯曲的世代!” 于是接受他话的人都受了洗,那一天门徒增加了约三千人。他们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和共享、擘饼和祈祷。(参见 使徒行传 2:40-42)
根据使徒行传第二章经文的描述来分析,此时他们对于自己的“得罪 神”有了一个“绝对的危机感”,因此人人都带着“真会灭亡的惧怕”,到一个程度是“觉得扎心”。经文里如此记载:
(37)他们听了以后,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40)彼得还用许多别的话,郑重作证,并且劝勉他们,说:“你们应当让自己蒙拯救脱离这弯曲的世代!” (希腊文:“Σώθητε”是第二人称使役被动式动词过去(历史的当时)式,翻译成“你们应当让自己蒙拯救”。)
(42)他们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和共享、擘饼和祈祷。
(43)使徒行了许多奇事神迹,众人就都惧怕。
人若在这种“惧怕灭亡”的心情之下得救,有了永生的盼望的时候,就积极地遵守使徒的教训,也从心里诚实地与人分享一切自己所有的。下文就详细地描述42节所说的内容:
(37)他们听了以后,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40)彼得还用许多别的话,郑重作证,并且劝勉他们,说:“你们应当让自己蒙拯救脱离这弯曲的世代!” (希腊文:“Σώθητε”是第二人称使役被动式动词过去(历史的当时)式,翻译成“你们应当让自己蒙拯救”。)
(42)他们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和共享、擘饼和祈祷。
(43)使徒行了许多奇事神迹,众人就都惧怕。
人若在这种“惧怕灭亡”的心情之下得救,有了永生的盼望的时候,就积极地遵守使徒的教训,也从心里诚实地与人分享一切自己所有的。下文就详细地描述42节所说的内容:
共享( koinónia):
(44-45)所有信的人都在一起,凡物公用,并且变卖产业和财物,按照各人的需要分给他们。
(44-45)所有信的人都在一起,凡物公用,并且变卖产业和财物,按照各人的需要分给他们。
擘饼和祷告:
(46-47上)他们天天同心在殿里恒切地聚集,一家一家地擘饼,存着欢乐和诚恳的心用饭,又赞美 神,并且得到全民的喜爱。
(46-47上)他们天天同心在殿里恒切地聚集,一家一家地擘饼,存着欢乐和诚恳的心用饭,又赞美 神,并且得到全民的喜爱。
这些都是发自内心“圣灵的工作”,而显出圣徒心灵里永恒的天国是如此“共享( koinónia)”的生活,这才是真正当时“共享的生活”的意义。所以这种“共享的生活”是发自内心,就像是天国真正的情况。但如果借着外力强制执行,就成了“共产主义”或者“邪教团体生活”,这些都不能长久执行下去。回顾教会历史,基督徒的生活在外邦教会中并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因为外邦人圣徒之间的关系,不像犹太人都是一家人,彼此真诚互称“弟兄”;只有像当时的犹太基督徒们那样真实彼此相爱的基础之下,才能出现这种“天国的影子”。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