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4日金曜日

读者提问:“得救”和“进天国”,是一回事吗?

读者提问:
请教牧师,“得救”和“进天国”,是一回事吗?还有,得救是“现在进行式”吗?一个真正得救的人,救恩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丢掉吗?如果是,那么受洗的人,我们似乎没有恭喜他们的必要,因为能否持续到终点还是未知。
李牧师 答问:
首先,回答问题不能带着“权威”将自己的答案塞给提问者;而要让“圣经自己”有权威地回答各人。有人自告奋勇地帮我回答问题,如果用圣经正确地回答,我可以省许多事;但是如果以“自己的权威”回答,我只能很公正地将你的答案移除,因为这违反了我向人分享真理的原则。
有关“得救”这一词,在圣经中的用法相当一致,都是在一定的前题成立以后才能成立。比如,马太24:9-13如此说:“9那时人要把你们送去受苦,也要杀害你们,你们要因我的名被万民恨恶。10那时许多人会失去信仰,彼此出卖,互相恨恶;11也有许多假先知出现,要迷惑许多人。12因为不法的事增加,许多人的爱心就冷淡了。13唯有坚忍到底的,必然得救。”
根据上列经文,基督徒在这种很不利的环境中,直到“得救”来临之前,唯一必须持续做到的事就是“坚忍到底”;这就是后来“得救”来临之前必须完成的前题。在此,“得救(σωθήσεται)”是动词、未来式、叙述形、被动语气、第三人称、单数。那么,不能为着信仰“坚忍到底”的就没有“得救”。“信仰”是在试验中持续进行的,但“得救”是最终的结局;然而并不是在人生的结束才能证实这人是否得救。主要试验人的信心,但属于祂的人必定蒙祂的保守,而不是人自己借着“自由意志”来决定。人的“自由意志”是受“肉体”所辖制的,是永远和私欲紧密连结。因此,凡是以“自由意志”决定信仰的人还没有“得救”,因为还靠“肉体”而活。一个“得救”的人必定是靠着圣灵抵挡“肉体”,治死身体的恶行。(罗马书3:12-13)那么,那些以“自由意志”决定放弃信仰的人,原本就还没有“得救”过,那又如何谈“救恩”的丢失呢?
马可福音16:16主耶稣如此说:“信而受洗的必定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这经文的原文里,动词“得救(σωθήσεται)”和前面提到的马太福音24:13里的格式完全一样,是未来式、叙述形、被动语气、第三人称、单数。主耶稣说这话时“得救”还没有来到那些还没有听见福音的人身上,而直到“得救”临到他们之前,必须完成的前题是“信而受洗”。在此,“受洗”不是只是水礼的仪式,而是“圣灵的洗”。因为我们是基督徒,是受主耶稣基督的“灵洗”,而不是施洗约翰的“水洗”。基督徒的施洗以“水”象征“圣灵”。使徒彼得说:“你们应当悔改,并且每一个人都要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使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圣灵,那白白的恩典。”(使徒行传2:38)因此必要显出从圣灵“重生”的表现。只有真的“重生”才能“进神的国”,就是“进天国”。(约翰福音3:5)经常真实地领悟到“肉体的私欲”所造成可憎的大小罪孽,而感到厌恶自己的“旧人”并向主悔改,这是重生的证据。这样的基督徒不会不确定自己得救与否,而会天天积极地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主,治死自己身体的恶行。如此才能天天心里喜乐,因为自己知道已经得救,而忍耐等候将来的完全得赎。(罗马书8:23)所以,使徒保罗接着说:“我们得救(ἐσώθημεν)时就存着这盼望;但是看得见的盼望不是盼望,因为谁会盼望自己看见了的呢?”(罗马书8:24) 在此,动词“得救(ἐσώθημεν)”是过去式、叙述形、被动语气、第一人称、复数,这表示使徒保罗说话的时候,他和读者们早都已经“得救”了,而不是“生死未卜”。
可见“得救”和“进天国”必然是指着同一件事。那么倘若有一人只是“公开受洗和宣告信耶稣作救主”,而没有内心经常悔改的事实,就不能确定这人是“得救”的,在后来的信仰年日中就会有看起来好像会失去救恩的现象;其实他从来没有“得救”过。

0 件の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