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教會的成員,就是主身上的肢體,都一定有從聖靈得的恩賜以便服事別人。就像使徒保羅對教會說:「恩賜有許多種,卻是同一位聖靈所賜的; 服事的職分有許多種,但是同一位主; 工作的方式也有許多種,但仍是一位 神,是他在眾人裡面作成一切。 (哥林多前書 12:4-6 CNV)」在教會裡必然是豐富的,有各樣的恩賜彼此服事,而且應該不會相衝突的。然而在我們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往往內心缺乏豐富的國度觀,仍然在墮落「自我中心」的思想主導之下。比如當看到 主的國度擴展的時候,只是看見人做了什麼,因而產生忌妒、批判,而不知道要讚美 主的奇妙豐盛的作為。因為在神的教會不是人人都一樣,也不鼓勵人人都做一樣的事奉(林前12:7-11)。一般而言,人多勢眾就能成就的事往往不是屬基督的,因為結果必要榮耀人的力量。
事奉不是一種生命,而是根據一種恩賜和敬拜的敬虔表現。事奉也是一種職責,就像使徒保羅所說:「我傳福音原是沒有可誇的,因我不能不傳。如果不傳福音,我就有禍了。 如果我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即使不甘心,這職責還是託付我了。(林前9:16-17)」參與事奉的人可能在屬靈的生命上仍然初淺,像是約伯一樣「風聞有主」,雖然懂得敬拜神、遠離惡事、得主物質上豐富的供應全家,教導兒女敬虔自潔,但他本人對於神的認識非常有限(見「約伯記 1:1-5),甚至 神的慈愛恩典和偉大可畏都不過是客觀的聽聞而已;不曾親自尋求認識神自己的榮耀。就像現今的許多基督徒,屬靈生命上沒有明顯聖靈的果子(加拉太5:22),心中大部分的關切和沒有信主前相似,不一樣的只是常用基督教的術語,或多知道神學理論。
然而越成熟的基督徒越常覺得自己還有許多需要為主捨棄的,以便讓 聖靈在我們心中引領我們;而不是牧者從外面規定基督徒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使徒保羅對加拉太的眾教會說:「但聖靈的果子是仁愛、喜樂、平安、忍耐、恩慈、良善、信實、 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是沒有律法禁止的。 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和邪情私慾都釘在十字架上了。 如果我們靠聖靈活著,就應該順著聖靈行事。 我們不可貪圖虛榮,彼此觸怒,互相嫉妒。 (加拉太書 5:22-26 CNV)」這些都不是因為多事奉可以得到的,因為事奉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別人的好處,在執行的人身上是為地上教會暫時的需要,這些一定會過去的。只有「愛是永存不息的。先知的講道終必過去,方言終必停止,知識終必消失。 因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只是一部分;所講的道也只是一部分; 等那完全的來到,這部分的就要過去了。 (哥林多前書 13:8-10 CNV)」
因此,基督徒生活中有兩方面,一是「生命」、另一是「事奉」。生命光景越好的,事奉所帶給別人屬靈的造就特別的大;然而生命光景不好的,仍可能也有從主來的恩賜,且會有工作的成績,譬如,奉主的名傳道、趕鬼、行異能(參見 馬太福音7:21);結局就像使徒保羅說「自己反倒被棄絕了」。然而活在末世等候主的日子裡,只能在苦難中順從聖靈,並在捨己背十字架裏得生命成長;另一面是在主所賜的恩賜的基礎上,在教會中盡忠職守造就他人,享受主 神同在的恩典。這樣的信仰不是在世上「雙贏」,而是在神的國度裏「雙贏」;感謝主,因為世界是暫時的,神的國卻是永遠長存的。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